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江苏省平台与高校思政工作关系探讨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态势更为迅猛,信息时代的新型技术手段已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态势更为迅猛,信息时代的新型技术手段已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有关应用手机新媒体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成果并不多见。2014年,江苏团省委锐意改革,抢抓机遇,积极创新江苏省高校思政工作载体与途径,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省域范围的手机Pocket University—“PU平台”(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利用该平台实施思政教育实践行动,尚处于开创阶段,目前尚无理论成果面世。综上,本文就江苏省“PU平台”与高校思政工作关系进行探讨。

一、“PU平台”研究的理论价值。

在“手机信息社会”,手机的普及已成为现实生活无法回避的事实,2014年,高校手机普及率接近100%,全国2468万大学生成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用的主流群体。如何有效利用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优化“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简称“PU平台”)的服务功能,丰富平台的建设内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并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由此,为国内高校思政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PU平台”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着力调研、分析平台的潜在功能及其实现情况,结合南京市及周边城市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不断开发适合平台运行和学生需要的优质网络产品,以此为载体,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三、“PU平台”的发展及研究调查

(一)首创“PU平台”内涵及功能推广

2014年,“PU平台”运用移动互联技术,集成省内大学教育资源,服务于大学生第二课堂和日常生活的成长服务平台。

(二)“PU平台”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选定样本,调研当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重点分析手机普及率、使用偏好、使用心理、手机上网需求及手机消费情况等,由此寻找具有规律性的内容,从而提高平台服务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第二部分:着力操作层面的实践性研究,探索如何利用手机“PU”平台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并创造网络产品以提供优质服务;第三部分:在总结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注重研究“PU平台”的功能完善、效果提升和应用推广问题,以期在全省范围内深度共享资源、密切互通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品牌化、战略化成果。

(三)“PU平台”研究调查情况

本文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4份,回收率为99%。经调查显示,1885名学生曾使用过“PU平台”,比例为94.2%。在1994名参与调查学生当中,有1006名学生对“PU平台”比较满意%同学平均每周使用“PU”平台的频率为1次,20.3%的同学使用频率为3次以上%的同学建议增加版块如下:(1)增加考研及留学信息功能,提供高质就业途径。(2)增加就业创业指导、招聘信息及兼职信息功能。(3)增加重点课程“微课堂”视频及在线答疑功能。(4)增加大学生法律维权咨询功能。(5)增设服务学生各项工作常规流程及基本模版。(6)在“PU平台”原有的“校园部落”功能基础上,增添社交功能。(7)增加团购功能,提升浏览量和关注度。能结合各学校食堂美食特点,开设团购优惠项目。(8)增加新生指南及服务功能。(9)增加人气旅游景点线路推荐及讲解功能。(10)增加专业交流论坛等。

四、“PU平台”对网络时代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影响

(一)“PU平台”优点整合及推广方案

“PU平台”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还应在功能设计及内容创意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在目前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政工作,取得突出的“六大成效”:一是学生用户以学号注册认证,团组织通过平台掌握大学生群体活动可靠信息;二是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自主发送原创性信息,学生由信息传导的终端变为团学活动原点;三是彻底改变信息传播单向模式,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四是平台吸引、整合校内各部门与学生相关的服务信息,极大提升服务效率;五是彻底改变高校团学活动的“二八”现象,普通学生参与团学活动热情大大增强;六是通过平台为广大入校新生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切实增强新生对团组织的认同感。

(二)“PU平台”与高校思政工作有机融合,密切关联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qikandaodu/2021/0708/2587.html

上一篇:张大千绘画创作中的大审美观解读
下一篇:道家思想中的大与小

大数据投稿 | 大数据编辑部| 大数据版面费 | 大数据论文发表 | 大数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数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