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保护与传承 ——以(3)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李俊,付伟.广州市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2):9-13. 1 数字化发展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即对

[4]李俊,付伟.广州市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2):9-13.

1 数字化发展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即对数字技术逻辑及其影响的概括,它是基于大数据发展下的一种数字化业态,数字化将虚拟大数据信息经过处理转为可视化数据信息,通过信息模型建立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已然成为传统技术变革与现代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数据化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网络气息、信息气息及数据气息,它与数据信息时代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数据信息时代的发展带动了数据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呈现出数字多样化常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客观存在的物质,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日积月累的文化产物,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现存着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典型写照。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法规和保护实施意见,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是把数字化创新技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与非遗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建非遗数字化创新保护与传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就是运用数字化数据采集手段,通过数字储存到云系统,非遗经过数字化综合处理,形成数字化手段展示、传播等,达到创新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数字化技术只是一种技术支持,根本目的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通过开放式资源共享形成生态的非遗数字保护与传承的业态,以新视角、新体验对非遗文化进行欣赏学习。数字化技术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已经在中国建立发展,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己经逐步开始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保护,尤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兴起,数字化技术在非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受益于该技术的支持,可以看到全景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式动画展示、故宫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再现、敦煌莫高窟千佛图像的灵韵。2 数字化融合发展下高州木偶戏传承保护的紧迫性高州木偶戏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高州木偶戏也叫鬼仔戏,起源于广东西部高州市,他是当地民间艺人在经过不断吸收、打磨、深化改造形成的一种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它的表演形式一般由一名艺人进行全要素表演,集唱、做、吹、打全部由一人完成,可谓技艺高超。高州木偶戏表演的戏曲道具设计巧妙,所有道具设计在专用木偶箱中,方便艺人表演。表演时段一般在重大节日或农闲时节,能够吸引当地更多的观众欣赏,是一种质量很高的娱乐精神享受。高州木偶戏主要以杖头木偶为主要表演角色,同时布袋木偶进行配演,栩栩如生的木偶表演征服着观众,得以延续传承至今。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在传承中遇到了诸多阻碍,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娱乐享受要求提升,尤其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迅速崛起,高州木偶戏民间传统文化正受到冲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正视非遗传承保护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高州木偶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现代技术已经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科技引发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已经让人们很少关注高州木偶戏,即便技艺更加精湛表演再充分,年轻人几乎不会观看,它的主要受众仍然是老年群体,这些老人从小看着木偶戏长大,对它有着情感寄托和时间消磨,以上原因导致高州木偶戏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与现代时尚娱乐竞争的难度增加 高州木偶戏面临后无继人的问题高州木偶戏也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受信息高速发展和现代科技影响,高州木偶戏处境却变得很艰难,一些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很难再继续演绎下去,同时缺乏学徒,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追随时尚,而对非遗无动于衷,即使是非遗传承人的子女,也不愿意子承父业,导致高州木偶戏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现?对高州木偶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数字化经济以及相关数字化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像高州木偶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扶持政策上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在政策扶持力度上还不够,高州木偶戏保护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3 数字化融合下高州木偶戏传承创新保护对策数字化时代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数字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在保护高州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借助数字化强大的吸引力和信息技术支持,凸显数字化技术对非遗保护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数字化媒介最大的优势,使高州木偶戏得到及时的保护传承,为高州木偶戏在更大范围交流传播和多元融合提供支持。高州木偶戏的保护和传承要适应时代发展,融入数字化生存之中,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及时地保存、展示、传播,极大提升数字化融合下高州木偶戏传承创新的保护力度 政府加大数字化保护高州木偶戏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积极协调高州木偶戏保护与传承工作,出台适合高州木偶戏数字化保护的政策文件,同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优秀做法投入财力等资源进行宏观把控,同时当地文化科技等部门以科研立项形式对高州木偶戏在数字化保护传承工作上给予支持,吸引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个人参与到其中,也可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公益性扶持,既提高了社会机构的知名度,也让高州木偶戏得到了及时的保护传承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影像数据库在保护高州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是数字化只是技术支持,不能把高州木偶戏的精髓和文化本质消磨掉。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影响数据库首先要搭建数据平台建设,在经过采集大量非遗信息的基础上,以高州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口述采访及现场表演进行记载,推动高州木偶戏非遗数字化进程。在数字化存储记录中,把高州木偶戏记载文献、演出图片影像进行详实整理,做好分类分层次数字转化,构建高州木偶戏数字库;结合最新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要及时更新最新实践动态,对其进行全面数字化存储;要对数字化存储云平台逐步优化,使数据库内存空间得到保障,重视对高州木偶戏进行专题式的抢救挖掘,往深层次、精细化梳理,建立其专题型数据库 强化与院校交流,培养高州木偶戏数字化传承人才实施高州木偶戏进校园公益活动,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本地大、中小学合作,扩大高州木偶戏非遗知名度,同时发掘潜在的人才,尤其是加强与职业院校开设数字化、艺术设计等专业,进行长期深度合作,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高州木偶戏数字化保护工作室等多重形式增长学生专业知识,发掘培养具有兴趣的学生作为潜在传承人进行引导培养,从而建立梯队,构建长效专业人才队伍 建立高州木偶戏数字化博物馆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对高州木偶戏的文化传承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数字博物馆的兴起带动了文物热、非遗潮等吸引一批年轻人关注的新时尚窗口,比如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数字故宫”,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参观故宫的精品文物展。在建立高州木偶戏数字博物馆时要注重对其艺术性、文化传承性等进行生动演绎,结合现代虚拟交互技术、VR 技术等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体验,打造现实与虚拟全立体化活态保护体系。其次联合专业院校开发形式多样的木偶戏文创产品,增进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受众对其的关注和喜爱,相关部门适时出台木偶戏观演或文创产品购买消费补贴,引导受众体验木偶戏非遗文化和文创产?重视数据保护和数字化版权意识数字化保护木偶戏过程当中要时刻警惕数据信息安全,互联网时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人们也逐渐依赖于网络,但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要时刻具备数据化安全意识,这也是数字化保护木偶戏数据的重中之重。在数字化采集木偶戏的保护当中,注重数据应用的安全性,在共享其数据信息源时及时检测网络安全,用完要及时销毁相关数据等。健全制度保障,完善木偶戏数字化安全保护体系,只有保证数据的安全,才能使数字化保护木偶戏得到充分发挥。注重木偶戏数字化版权保护,应当及时通过制订法律对木偶戏传承群体和创作群体进行著作权保护,通过数字化保护路径,在法律范围内及时申报著作权。参考文献:[1]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6):1-9,257.[2]谈国新,张立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刍议[J].图书馆,2019(4):79-84.[3]刘静江.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8(2):47-51.[4]李俊,付伟.广州市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2):9-13.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qikandaodu/2021/0219/1528.html

上一篇: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特征、动力与路径
下一篇:扎根现实题材创作沃土 弘扬脱贫攻坚奋进旋律

大数据投稿 | 大数据编辑部| 大数据版面费 | 大数据论文发表 | 大数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数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