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环境监测将用(2)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刘保献: 在体系建立初期,我们遇到过多项技术难题与研究瓶颈,譬如提升设备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问题、解决质控算法的问题、千余个点位大规模布设的

刘保献:在体系建立初期,我们遇到过多项技术难题与研究瓶颈,譬如提升设备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问题、解决质控算法的问题、千余个点位大规模布设的问题以及监测数据如何为管理提供支撑的问题等,为此常常加班加点研究解决方案。

在土壤环境监测方面,按照“分级布网、分类评价”的原则布设了国家级和市级的两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并按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等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环境进行分类评价工作;同时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遥感监测污染地块现状及变化。

谈冬奥期间环境预测:

新京报:你曾经尝试将认知计算与物联网引入到环境监测体系中,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一是空气质量的精准预报。北京一直在持续提升空气质量预报预测的能力,目前预报时效从原来的未来3天预报,逐步扩展至未来7天。冬奥会需要我们定时定点精准预报空气质量,比如预测鸟巢未来一段时间的空气质量,这与我们原来获取整个北京城市级别的空气质量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服务好冬奥会,我们专门构建了一套精细化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能够将预报的能力从“天”的尺度细化到“小时”级别,整个区域的预报能够细化到公里级。冬奥会开幕式举行的时候,我们提前24小时精准预测鸟巢附近空气质量结果,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同时开展精准溯源,我们利用现有监测网络,结合卫星遥感、移动走航、环保用电、工地视频的监测结果,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精准获取重点领域数据。

谈未来工作:

这些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以及覆盖街道(乡镇)的高密度监测体系,搭建了首个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平台,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走航监测、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精准快速全面地识别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特征。

这种监测手段和方法体系的创新,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这套监测体系使数据直达基层环境监管人员的手中,问题定位、诊断都有了抓手。此外,大量的数据为监测人员提供了诸多挖掘角度,结合大数据算法,开发出一系列精准溯源产品,开辟了深层次探究环境问题的阵地。

曾在雨中调试设备,研究湿度质控问题

刘保献:2012年PM2.5开始作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当年北京利用3个月完成35个站点PM2.5设备的安装。这个网络成为了现在北京PM2.5自动监测网的基础,并形成了完整的标准和质量体系。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空气管理、污染防治越来越向精细化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原有的监测体系很难完全支撑管理需要,特别是难以覆盖到街道乡镇等管理“末梢”。于是,我们利用了小型、智能、成本相对较低的传感器监测终端,作为原有自动监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刘保献:环境治理不能仅仅知道浓度,还要知道组分。浓度让我们明确了治理的要求,组分才让我们知道治理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如何去进行治理。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开展工作,所以PM2.5的基础数据至关重要。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保献。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今年冬奥会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每日达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期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这期间大气环境预测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发挥了哪些作用?

谈监测网络:

新京报:北京已经开展了三轮源解析,呈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未来监测重点是什么?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要求我们不仅仅监测这两项污染物,还需要关注这两项污染物共同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多,对监测还是构成很大挑战的。

2018年,北京市发布了新一轮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成果,本地排放占2/3,主要污染源绝对浓度贡献全面明显下降,燃煤源基本退出主要贡献行列,移动源独大,占比上升到45%,扬尘上升到16%。

第三轮时,本地排放中各类源绝对量实现“瘦身”,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高达六成以上。本地排放中,移动源仍独大,占比46%,生活源凸显,占比16%,成为第二大污染来源。这与世界发达城市特征相似,呈现出特大型都市的典型污染特征。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2/0630/3455.html

上一篇:四川大数据中心回应“建议授权各单位查询个人
下一篇:全球与中国大健康产业:医患服务领域投资热点

大数据投稿 | 大数据编辑部| 大数据版面费 | 大数据论文发表 | 大数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数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