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大数据让贵阳站在了世界前沿(2)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数谷”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短短数年时间,“中国数谷”已经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

“中国数谷”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短短数年时间,“中国数谷”已经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首个大数据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已落户贵阳。贵阳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当前,贵阳贵安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群,共同打造“中国数谷”。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不同时空、产业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数字经济已经快速向城市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渗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构筑一座城市新优势、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中国数谷”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建设多个百亿元以上级别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同时,着重建设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通过数据产业园、核心业态的发展,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并通过产业带动人才培养,为“中国数谷”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总经理郑波:

贵阳抓住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

来贵阳之前,我就带着很大的期待。作为媒体人,我见证了这些年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的历程,因此对迅速崛起的“中国数谷”充满了好奇。

十几年前,我曾经来过贵阳,那时候贵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然而,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贵阳凭借大数据产业实现了弯道取直、后发赶超。这是如何做到的呢?通过采风,我找到了答案。

贵阳发展大数据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过去,我对大数据产业并不了解,此次来到贵阳才有了直观的感受。苹果、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世界级的企业选择将数据中心落户贵阳、贵安,使我相信这里发展大数据一定有道理、一定有前途。“中国数谷”实至名归。

“中国光谷”位于中部,“中国数谷”位于西部。武汉、贵阳都抓住、抓准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一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很期待,未来的光谷和数谷,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两座高峰。

鹤壁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江:

希望贵阳为建设“数字中国”作出贡献

如今,一提到贵州贵阳,人们马上就能想到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现代范儿的词汇。贵阳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区位优势,主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大数据作为发展的主战场,实现弯道超车,率先入大数据蓝海、不断挖掘大数据价值,催生了新的业态、培育了新的动能,数字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中国数谷”已成为贵阳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贵州贵阳发展大数据具有先天优势,大数据需要大型数据中心承载,大型数据中心需要建在气候凉爽、能源充沛、地质稳定的地方,贵州贵阳正是天然之选。同时,贵州贵阳多次在全国举办过大数据推介会,总体上比国内其他地区抢跑了两年,在国内实现了多个率先,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希望贵州贵阳面向世界,进一步放大这一先发优势,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把大数据产业做大做强,为建设“数字中国”作出贵阳贡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

青海报业发行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维良:

贵阳培育新动能形成引领辐射带动效应

贵州有着“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大数据的先驱者和探索者,这些年,“数谷贵阳”紧盯技术前沿,构建了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动贵阳产业转型升级,走在中国前列,形成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

发展大数据产业,青海也有自己的规划和方案。其中,海南州已将大数据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制定了《数字中国·海南行动方案》,希望实现新兴产业的增量升级与传统产业存量升级的“双重转型升级”。

青海与贵州同处西部,希望两地今后能进一步深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

重报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晓冬:

看好贵阳大数据发展前景

我对“数谷贵阳”的印象,第一是宜居生态,贵阳自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低耗电量;第二是森林环绕,工业污染少、水电资源丰富,为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经济、优质、安全可靠的环境保障。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0/1026/1251.html

上一篇:大数据开发神器——Scrapy Spider框架
下一篇:第三方大数据技术服务商“热云数据”完成数千

大数据投稿 | 大数据编辑部| 大数据版面费 | 大数据论文发表 | 大数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数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