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读者接受理论实证研究(3)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李德恩.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J].外国文学,2009(2):41-45. [5]章国峰.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4]李德恩.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J].外国文学,2009(2):41-45.

[5]章国峰.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J].文艺研究,1985(4):71-79.

传统的文学分析方法,以文本和作者为分析对象,研究者的分析结果根据研究者自身的观察能力、角度和知识结构,相对主观,不同研究者的结论较大差异,甚至对于相同的事实形成截然不同的解释。其实对读者来说,产生怎样的感受是客观的,某部作品有怎样的特点,有没有在读者脑海里产生特定的阅读效果,直接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观察更为直接,更加直观。如果我们直接观察读者感受,文学分析问题就转变成观测读者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特征,下面以《堂吉诃德》这部经典作品的汉译本的读者接受进行分析。1 《堂吉诃德》研究现状《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于1605年创作的一部骑士小说,迄今已被翻译成多个语种,是世界经典名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出版了近300个不同版本的《堂吉诃德》。目前国家图书馆收录的《堂吉诃德》有135个版本的中译本。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对外国文学爆发出惊人的阅读热情。1986年,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1]时,全民阅读《堂吉诃德》的热情达到顶峰。然而近年来,群众对《塞万提斯》等经典小说阅读热情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中国学界对《堂吉诃德》研究时间悠久,范围广泛。早期的堂吉诃德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思想方面,如唐民权认为堂吉诃德鞭挞旧世界的残渣余孽,揭示封建势力的腐败黑暗[2]。近年来,堂吉诃德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陈众议探讨和研究堂吉诃德体现出的人文主义[3],揭示了塞万提斯的政治观、宗教观。李德恩则提出了《堂吉诃德》的后现代性[4]。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堂吉诃德与中国文学的比较,如阿Q与唐吉诃德存在相近之处(安国梁,1981)。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文本分析和作者分析方面。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兴起,研究读者接受的效果开始变得可行,一种基于读者接受的文学批评范式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登上历史舞台。2 读者接受理论读者接受理论,或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从德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姚斯和伊瑟尔使用这种方法抛开了以作者、作品为中心的传统文学批评理论,而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作为文学研究的中心,强调了读者的阅读、理解及接受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姚斯首次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在启动阅读之前,读者脑海里已经存在“先结构”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唤醒对己读过的作品的回忆,把读者带进一定的感情状态,并随着作品的开端引起对‘中间和结尾’的各种期待”[5]。由于数据量和数据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读者接受理论的深入研究依然不足。外国文学研究需要关注现实需求、关注中国视域,而目前读者研究的研究对象,仍然是作品本身而不是读者。这是目前读者接受研究最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姚斯本人,在其著作中也没有从读者本身入手进行深入的实证,这使得读者接受研究的理论更像是一个猜想,似乎无法证伪。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已经关注到豆瓣等互联网数据对于读者研究的价值。当代文学进入消费主义时代,互联网和微博微信为众生提供了言说的机会,互联网上的读书评论呈爆炸式增长,通过互联网数据抓取,获取读者感受进行读者分析,从接受人角度去反观文学本身,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可能。3 豆瓣读书频道的读者接收数据读者评论是反映读者对小说的评价的最直接的资源。目前,中文小说包括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收录相对最全,读者评论留言最多的门户网站是豆瓣网。豆瓣网对于水军的治理严格,既有技术上的异常账号检测,也有在评论管理机制上的创新,单一账号无法在一部电影下重复评论,这使得读者评论的质量较好,能够较好反映读者真实的立场和观点。该研究在豆瓣网读书频道对《堂吉诃德》书目进行了搜索查询,爬取了2018年12月底之前所有读者评论、书评以及书评回应,并对读者特征进行了抽取,总样本数量为《堂吉诃德》各版本的28 098名读者的评论总量,其中有文字留言的评论为6 934份,本研究进行了以下统计 评论的频数从不同年份读者评论的频数看,2005—2007年读者评论数量较少,可能主要是因为豆瓣网2005年3月刚刚成立,知名度较低,用户稀少,读者留言相对较少。到2008年,豆瓣网的用户数量大幅增加。2012年以后,用户持续稳定,评论数量基本可以代表读者对 《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的阅读热度。从数据看,2013—2014年评论数量出现小幅下降,2015年以后评论数量逐年增长,增长的原因可能与出版数量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年度跨度短,数据量较少,尚无法得出明确的关联关系,不过从评论数量看,2015—2018年的评论数不断增长,说明读者对于这部经典小说的阅读并没有下降,而是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这与我们很多人主观感觉并不相符,我国大众读者对《堂吉诃德》的阅读并没有出现下降,而是在不断增长,这一现象与一般认为的经典名著正在衰落的直观感受不相符 译者评分分布3.2.1 译者评分从爬取数据看,读者评论比较集中,28 098名读者的评论集中在前5名译者,占总评论数量的96%。其中屠孟超版本的评论数最多,主要是集中在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达到16 056个,占其评论总量97%。其次是杨绛,主要集中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共2 660个评论,占其评论总量42%。从读者评分的星级来看,董燕生的平均星级8.93分为最高,其次是杨绛8.62分和张广森8.42分。从读者评论的总体分析,在众多译者的版本中,读者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译者的经典译作,而那些导读本、插画本、以及学生入门用书几乎无人评论。这说明,读者对于译者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呈现赢者通吃的格局。爬取的“翻译”“译本”“译者”的词频处于非常高的位置,说明读者十分看重翻译质量。从具体的评论看,读者多在比较不同译本之间的可读性,对不同译者做出评价。经典、名著的词频也很高,说明读者在阅读时,已经了解该小说的定位属于经典、名著。从具体的留言看,很多读者虽然提及该小说属于经典名著,但并不能指出它的特殊之处,说明读者在留言时,已经受到了“该小说属于经典”的先验经验的指引 小说人物《堂吉诃德》出场人物众多,除了堂吉诃德以外,读者评论最多的是他的侍从“桑丘”。从具体内容看,评论内容十分广泛,从桑丘大智若愚到忠心耿耿之类,读者都十分喜欢这个人物。其次是 “杜尔西内亚”,她的身份比较多,其他的“姑娘”“夫人”等,也是集中于杜尔西内亚,读者感动于堂吉诃德对她的一往情深,从具体评论看,他们大多是歌颂堂吉诃德和杜尔西内亚的感情,为堂吉诃德的精神感动。其他人物的评论非常少,仅有“牧羊人”“国王”词频出现相对较多,但是从具体评论看,国王并非指向小说中的国王,基本是引用和泛指。“贵族”和“绅士”词频出现较多,读者基本认同堂吉诃德贵族的身份,也同意他具有绅士的风度,对该人物表示敬意。除了人,读者对于标志性的“风车”和“瘦马”同样评论较多,评论内容多是对堂吉诃德尽管资源贫乏,仅拥有一匹可怜的瘦马,但依然勇于大战风车的行为表示浪漫主义的赞赏 关于个人和社会特征的阅读效果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与堂吉诃德个人特质相关的感受,同时也会产生堂吉诃德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感受。其中,关于堂吉诃德个人特质的读者评论中“现实”的词频非常高,大多是将堂吉诃德的大战风车、行侠仗义的行为视为是与现实抗争的象征.从具体评论看,主要集中于堂吉诃德荒诞行为,堂吉诃德和桑丘的语言内容,说话方式等,都是读者感到有趣的内容。“伟大”“高尚”“行侠仗义”具体指向多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等勇敢的行动,虽然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本身的动作描写并不多,而都是他与桑丘的大段对话,但读者对其攻击巨人的精神却十分接受,认为是勇敢的行为,属于高尚的精神,这似乎与塞万提斯写这部小说批判骑士文学的初衷并不相符。另外,不少读者留言中谈及了“国家”“资本主义”“社会改造”“变革”以及“建功立业”。从具体评论看,读者多将堂吉诃德视为改革的力量,是打破旧世界、老规矩的代表人物,其实这是在小说文本之外赋予他的更为丰富的社会意义的内涵,这是又一个本研究超乎预期之外的发现。从词频的数量看,社会特征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属于小众群体的偏好,但仍显示出该小说对于读者思想产生影响的社会特征。4 结语该研究以姚斯的读者接受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读者评论的数据爬取与分析,研究了《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的中国读者接受情况。研究证实了姚斯的基本观点,即读者在阅读中受自身的经验影响,例如读者会回忆以前的阅读体验,熟悉的生活经历。同时,读者会产生新的观念,例如,理想、梦想这些自己不曾经历的,但却可以想象的感受。还有《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激发了读者产生了诸如社会理想等方面的联想,这都证实了姚斯在其理论中谈及的审美距离,即审美距离要适度,过远和过近都会影响读者的审美感受。参考文献[1]胡真才.杨绛译《堂吉诃德》:几番沉浮,终得玉全[N].第一财经2016-05-25.[2]唐民权.塞万提斯及其《堂吉诃德》小议[J].外语教学,1980(2):72-74.[3]陈众议.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M].译林出版社,2007.[4]李德恩.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J].外国文学,2009(2):41-45.[5]章国峰.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J].文艺研究,1985(4):71-79.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qikandaodu/2020/1005/1065.html

上一篇:建企赋
下一篇:善用大数据 赋能好作品

大数据投稿 | 大数据编辑部| 大数据版面费 | 大数据论文发表 | 大数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数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