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读者接受理论实证研究(2)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 译者评分分布 3.2.1 译者评分 从爬取数据看,读者评论比较集中,28 098名读者的评论集中在前5名译者,占总评论数量的96%。其中屠孟超版本的评论数最

3.2 译者评分分布

3.2.1 译者评分

从爬取数据看,读者评论比较集中,28 098名读者的评论集中在前5名译者,占总评论数量的96%。其中屠孟超版本的评论数最多,主要是集中在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达到16 056个,占其评论总量97%。其次是杨绛,主要集中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共2 660个评论,占其评论总量42%。从读者评分的星级来看,董燕生的平均星级8.93分为最高,其次是杨绛8.62分和张广森8.42分。

从读者评论的总体分析,在众多译者的版本中,读者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译者的经典译作,而那些导读本、插画本、以及学生入门用书几乎无人评论。这说明,读者对于译者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呈现赢者通吃的格局。

爬取的“翻译”“译本”“译者”的词频处于非常高的位置,说明读者十分看重翻译质量。从具体的评论看,读者多在比较不同译本之间的可读性,对不同译者做出评价。经典、名著的词频也很高,说明读者在阅读时,已经了解该小说的定位属于经典、名著。从具体的留言看,很多读者虽然提及该小说属于经典名著,但并不能指出它的特殊之处,说明读者在留言时,已经受到了“该小说属于经典”的先验经验的指引。

3.2.2 小说人物

《堂吉诃德》出场人物众多,除了堂吉诃德以外,读者评论最多的是他的侍从“桑丘”。从具体内容看,评论内容十分广泛,从桑丘大智若愚到忠心耿耿之类,读者都十分喜欢这个人物。其次是 “杜尔西内亚”,她的身份比较多,其他的“姑娘”“夫人”等,也是集中于杜尔西内亚,读者感动于堂吉诃德对她的一往情深,从具体评论看,他们大多是歌颂堂吉诃德和杜尔西内亚的感情,为堂吉诃德的精神感动。其他人物的评论非常少,仅有“牧羊人”“国王”词频出现相对较多,但是从具体评论看,国王并非指向小说中的国王,基本是引用和泛指。“贵族”和“绅士”词频出现较多,读者基本认同堂吉诃德贵族的身份,也同意他具有绅士的风度,对该人物表示敬意。除了人,读者对于标志性的“风车”和“瘦马”同样评论较多,评论内容多是对堂吉诃德尽管资源贫乏,仅拥有一匹可怜的瘦马,但依然勇于大战风车的行为表示浪漫主义的赞赏。

3.3 关于个人和社会特征的阅读效果

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与堂吉诃德个人特质相关的感受,同时也会产生堂吉诃德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感受。其中,关于堂吉诃德个人特质的读者评论中“现实”的词频非常高,大多是将堂吉诃德的大战风车、行侠仗义的行为视为是与现实抗争的象征.从具体评论看,主要集中于堂吉诃德荒诞行为,堂吉诃德和桑丘的语言内容,说话方式等,都是读者感到有趣的内容。“伟大”“高尚”“行侠仗义”具体指向多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等勇敢的行动,虽然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本身的动作描写并不多,而都是他与桑丘的大段对话,但读者对其攻击巨人的精神却十分接受,认为是勇敢的行为,属于高尚的精神,这似乎与塞万提斯写这部小说批判骑士文学的初衷并不相符。

另外,不少读者留言中谈及了“国家”“资本主义”“社会改造”“变革”以及“建功立业”。从具体评论看,读者多将堂吉诃德视为改革的力量,是打破旧世界、老规矩的代表人物,其实这是在小说文本之外赋予他的更为丰富的社会意义的内涵,这是又一个本研究超乎预期之外的发现。从词频的数量看,社会特征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属于小众群体的偏好,但仍显示出该小说对于读者思想产生影响的社会特征。

4 结语

该研究以姚斯的读者接受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读者评论的数据爬取与分析,研究了《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的中国读者接受情况。研究证实了姚斯的基本观点,即读者在阅读中受自身的经验影响,例如读者会回忆以前的阅读体验,熟悉的生活经历。同时,读者会产生新的观念,例如,理想、梦想这些自己不曾经历的,但却可以想象的感受。还有《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激发了读者产生了诸如社会理想等方面的联想,这都证实了姚斯在其理论中谈及的审美距离,即审美距离要适度,过远和过近都会影响读者的审美感受。

[1]胡真才.杨绛译《堂吉诃德》:几番沉浮,终得玉全[N].第一财经2016-05-25.

[2]唐民权.塞万提斯及其《堂吉诃德》小议[J].外语教学,1980(2):72-74.

[3]陈众议.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M].译林出版社,2007.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qikandaodu/2020/1005/1065.html

上一篇:建企赋
下一篇:善用大数据 赋能好作品